破茧重生!中建港航局铸就淮阴二号船闸黄金水道新标杆

发布日期:2025-09-26
【字体:打印

淮阴二号船闸.jpg

  9月26日,中建港航局淮阴二号船闸项目正式交工。通过对淮阴二号船闸的除险保安,大幅提升了通航能力,对完善淮安市航道网、增强水路交通体系整体效益意义重大,成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支撑。


科技赋能:创新技术破解改造难题

  项目团队坚持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,锚定深基坑支护、防渗体系构建等关键领域持续攻坚,实现创新技术突破,形成“地质适应性强、施工效率高、经济成本优”的成套方案。面对结构老化、地质风险等问题,技术团队采用“高压旋喷桩筑加固圈+逆向开挖成槽”模式,消除回填土“地质漏斗”流砂隐患,使地连墙成槽效率翻倍,极大缩短工期;通过优化浆液配方与创新底部复喷工艺,让高压旋喷桩形成“地下防渗铠甲”,解决粉砂地层截渗难题,充分保障基坑安全。

  深基坑支护采用“钢管支撑+锚索”的“刚柔并济”组合体系,减少土方开挖量,简单的结构调整进一步缩短工期;闸室施工则依托“钢铁巨人”装配分离式移动模架,以不等高独立升降支腿适配8.6米高差变截面,实现模板周转率提升3倍,创下单日浇筑量新高,多环节技术创新驱动施工效率飞跃。

  最终,项目提前128天完成交工,获得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,完成2项工法、1项QC成果及1项论文的申报,为全国内河船闸升级改造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中建经验”。


生态守正:绿色安全筑牢工程根基

  淮阴二号船闸项目施工现场,“生态智慧”的印记俯拾皆是。项目采用的新型水泥毯只需浇水即可快速固化,如同“生态铠甲”紧密守护边坡,较传统浆砌石护坡施工工期大幅压缩至5天,更实现碳排放直降六成,让绿色建造的优势直观可感。

  同样为生态建设助力的还有“空气卫士”智慧降尘系统,PM2.5监测仪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测,一旦检测数值超出标准,雾炮机便会自动启动喷雾降尘作业。数据显示,该项目扬尘排放量较国家标准低四成,真正做到了“工程建设不扰绿水青山”,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施工全过程。

  在安全管理层面,项目始终坚守不容逾越的“铁规矩”。每天“晨会五分钟,安全记心中”的环节雷打不动,确保安全意识时刻紧绷;为充分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,项目开展“安全双星”评选活动,以榜样力量带动全体员工主动筑牢安全防线;针对深基坑、高支模等危险作业,项目团队动态更新风险清单,为每个风险点逐一制定精准防控措施,切实上紧“安全阀”。


效能跃升:老船闸变身水运新引擎

  如今,淮阴二号船闸迎来了华丽蜕变,成为江苏省首个闸室宽度达34米的船闸,通航能力与安全性实现“双提升”。不少航行者感叹:“现在一趟能多跑百里路,效益比以前好多了!”

  这座重焕生机的船闸,破解了通航安全难题,打通了大运河与淮河的水运通道,已然成为长三角物资流通的“绿色大动脉”,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。


  未来,中建港航局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,以更优的工程质量、更实的服务举措,守护黄金水道的平安畅通,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“中建答卷”。

中建集团微信

中建港航局微信

中建港航局微博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信访投诉平台  |  纪检监督举报  |  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公告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